根据学部党委及支部的要求,10月1日-16日支部积极筹划,充分酝酿,利用有效的时间和现代信息沟通和分享手段,深入学习并讨论了“习近平在上海”系列报道。
对于此次专题组织生活,支部支委会高度重视,1日-6日,支委会成员对相关报道进行了深度的学习,同时研究了主题组织生活的具体组织形式,最终决定先党员个人学习、再通过微信群组织交流和分享。7日,此次活动的通知及相关学习材料下发至每一位党员。7-12日,支部成员对材料进行了深入的学习。13-16日,支部成员提交了学习体会,同时通过微信群交流了学习体会。
通过学习,支部成员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生活期间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和重大举措,极具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深感震撼和感动,为上海人带来了坚定的信念、思想的力量、行动的方向和奋斗的激情。
2007年5月24日,在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上,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就对上海城市精神作了如下提炼和概括: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在短短的10年时间里,这16个字的城市精神,已深深印刻在上海行进的轨迹之中。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绩斐然、举世瞩目,更引领着上海未来发展与进步。当前,上海正在通往“卓越的全球城市”的道路上努力拼搏,在“四个中心建设”、自贸试验区建设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等方面,勇做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习近平同志在上海的三篇报道反映了他对党建的重视,对上海定位的准确把握和对树立正确政绩观的要求。通过学习,结合自身实际,我们小组一致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
一是继续学习相关讲话精神,不断提升自身党性修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为此,要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更加自觉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工作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主动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的正能量。
二是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始终以身作则,教书育人,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始终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勇于创新;
三是要关心群众,联系群众,努力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习主席在上海的行程把调查“民生”放在了首位,走访了高科技企业、学校、敬老院、社区、创业园区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所,向企业高管、优秀学生、百岁老人、环卫工人、创业青年询问了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情况,可谓面面俱到、事事躬亲,要想解决人民的问题先要了解人民的问题。
支部成员均表示应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要有敬业奉献的精神,力争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
文:王同江
编辑:陈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