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4日至26日,第十六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举行。经竞赛委员会前期初审、决赛现场问辩、公开答辩等角逐后,emc官网首页进入、经管书院共有2个项目入围决赛,从8000余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分获大赛特等奖和二等奖,取得历年最好成绩!
参赛团队与校领导合影
参赛团队合影
由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组成的“大夏工坊”团队(成员:马靖、阿丽娅·依不拉音、余卉、梁靖愉、洪莹、王诗乐、汪涵)荣获大赛特等奖,指导教师为emc官网首页进入公共管理学院教师谢炜副教授、李悦老师。
“大夏工坊”项目团队成员与指导老师谢炜、李悦
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组成的“海归不归海”团队(成员:陈梦瑶、丁智强、王静雯、韩笑梅、赵烁、郭秋渔、曹梦怡、张陈俊)荣获大赛二等奖,项目团队指导教师为emc官网首页进入公共管理学院高向东教授、曲如杰副教授。
“海归不归海”项目团队成员与指导老师曲如杰
经管学子在本次“挑战杯”市赛中获得的可喜成绩离不开学部、书院党委的高度重视,更得益于项目指导老师的辛勤付出和项目组同学的协同努力。自2018年11月以来,经管书院积极进行“挑战杯”项目培育,在前期校级项目培育过程中,书院团委多次邀请学校团委相关负责老师开展项目甄选、项目指导等工作,形成合力加强项目孵化力度,提升经管类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上海市赛决赛前,经管书院、公共管理学院联合组织多场项目质询会、项目预答辩等,助力项目在决赛中脱颖而出。
书院团委联合校团委举办“挑战杯”项目选拔研讨会
经管书院、公共管理学院赛前组织专场模拟答辩午餐会
项目团队指导老师沟通会
学生团队奋战“挑战杯”
答辩前指导老师与学生团队沟通
“挑战杯”系列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据悉,此次比赛由团市委、市教委、市科委、市科协、上海社科院、市学联共同主办,吸引了近4万学生参与,收到8000余件参赛作品,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挑战杯”市赛。在上海市赛落下帷幕后,学部、书院将认真总结经验,不断优化项目成果,争取在全国赛中再创佳绩!
参赛感言:
高向东(经管学部党委副书记、经管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今年学部、书院在“挑战杯”赛事中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不容易。获奖项目团队的选题既关切社会现实又具备较强的学术价值,在近6个月的项目冲刺期和长达14个月的项目调研期中,学生团队和指导老师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较为广泛深入的调研和分析,最终呈现出了优秀的“挑战杯”作品。在这个过程中,书院团委也作了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公共管理学院的相关教师也提供了很多支持,要特别感谢我们的学生团队和教师团队。
谢炜(emc官网首页进入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行政管理学系副系主任):很高兴能够指导一支踏实靠谱的团队,同学们所有熬过的夜,所有错过的假期和周末,所有在团队合作中的不计较和奉献,所有经历的困难与挑战,终将成为成长中的宝贵经历!
马靖(“大夏工坊”项目负责人):能够获得挑战杯市赛特等奖,首先由衷地感谢我们的两位指导老师——谢炜老师和李悦老师,在持续了一年多的项目调研及撰写过程中,两位老师顾着家庭与工作的同时,又不分日夜地顾着我们的项目,经常在会议室里陪我们讨论到深夜,没有两位老师的指导是真的没有我们的进步与现在的成绩。同时还要感谢在背后给予我们团队支持的学院和学部的领导老师们。从项目一开始,我们团队的每一个人都发挥着同样重要的功能,每个人都是这个项目的杰出贡献者。
陈梦瑶(“海归不归海”项目负责人):和团队成员一起奋战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的过程是痛并快乐着,非常感谢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全力保障,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成绩。通过参赛积累了经验也看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我想这是“挑战杯”真正的意义所在吧。
文|杨亚星、陈梦瑶
图|汪涵等
编辑|肖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