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日下午,教育部“长江学者”、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姜晓萍教授应邀为我校MPA学员作“城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战略”专题讲座,讲座由全国MPA教指委委员、行政管理系主任孟溦教授主持。
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姜晓萍教授首先系统阐释了城市社会治理的内涵。姜教授认为,城市社会治理就是以实现城市居民美好生活为目标,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针对城市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完善公共服务、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推动城市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过程。推进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治理理念要从维稳转向维权,治理主体要从一元转向多元,治理规则要从法制转向法治,治理方式要从粗放式转向精细化,治理工具要从数字化转向数据化。
姜晓萍教授在系统回顾国内外城市社会治理研究热点和趋势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我国城市社会治理的战略系统。姜教授指出,城市社会治理战略系统应包含依法治理、系统治理、智慧治理与精准治理四大治理体系以及党委统筹能力、政府治理能力、市场监管能力、社会协同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环境治理能力、交通治理能力、风险治理能力等“1+7”种治理能力。
最后,姜教授提出,城市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要注重法制建设,将“硬治理”与“软治理”结合;要发挥多元主体作用,加强“元治理”与“协治理”互动;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智治理”与“善治理”兼具,还要按照习总书记要求发挥“绣花”精神,实现“精治理”与“巧治理”相容。
整场讲座姜晓萍教授从顶层设计视角全面系统阐释了城市社会治理的战略目标、制度安排与实现方略,引发了现场MPA学生广泛共鸣和进一步思考。
编辑|肖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