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上午,大夏经管讲坛第六讲在中山北路校区地理馆301会议室开讲。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导王勇做题为“结构转型、产业升级与中等收入陷阱”的报告。报告会由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袁志刚主持。
王勇教授以经济案例作为开场,指出当下中国结构转型的一个特征就是就业率在服务业行业里已超过农业和工业。在此背景下,作为中等收入国家之一的中国,该如何应对未来将面对的中等收入陷阱?
王勇认为,当下学界关于中等收入国家与低收入国家面对不同困境的比较研究较少。他希望能够从中等收入陷阱的角度,尝试回答中等收入国家的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该如何布局的问题。他展示了建立的静态经济结构模型,并从静态比较的角度对政府经济政策提出建议。
报告结束后,王勇和师生们就产业升级过快或过慢的具体表现、中国过去和未来的经济增长原因、中美贸易顺差和逆差问题中结构转型对汇率均衡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王勇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王勇教授现任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副教授、博导。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师从Myerson, Becker, Hansen, Lucas 等四位诺贝尔奖得主。同时任教于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2010-2011年担任世界银行常驻研究员,并于2008-2012 期间担任世行的咨询专家。他的研究领域为经济增长、宏观发展与贸易、中国与印度经济等。最近研究包括结构转型、产业升级与产业政策、中等收入陷阱、内生性宏观政策、中美贸易与汇率。
图文作者:李满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