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ACCA上海代表处、校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emc官网首页进入主办,经管书院生涯发展中心承办的“未来十年,赢在当下”——财会人才职业规划讲座于3月29日下午在闵行二教213教室举行。此次讲座有幸邀请到了1号店现任财务总监张良先生和ACCA上海代表处杨毅老师。
第一个话题关于“大学四年如何规划和为未来就业做些什么准备”。张良先生认为随着社会与经济发展迅速,大环境在变好,相比二十多年前更为理论化、学术化的教学方式,现在大学生所学的知识更为实际、应用性更强。大学期间的学生工作也非常重要,这样的经历能够提升一个人的社交能力、团队精神以及其他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这会在以后工作中(诸如如何在上级领导面前自信而又得体的表达)体现价值。同时,他也给出了一些增强自己沟通能力的小建议,比如在汇报或面试之前,把要讲的东西先写下来,预先想一想可能存在的刁难问题。
关于考研、出国的意义。张良先生举了自己的例子,已然作为一名成功人士的他现在还在曼彻斯特大学念MBA,之前在毕业后也选择了学习ACCA。张良先生较为推崇的是先工作两三年,考虑清楚自己想要念研究生的动机,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是否与现有专业相关。
第二个话题关于“实习和未来规划”。张良先生列举了自己第一份在某国营机械厂的实习工作。他强调实习虽然可获得实质性锻炼并不太多,但在近距离的感受中,能了解整个团队的运作方式,学习如何进行决策以及如何成为一名有领导力的人。他认为现行五类企业并存(央企、国企、外企、民企、初创企业)的环境下,要自我定位明确,内向、保守的同学可以更多考虑国企,而创造力强的同学可以考虑初创型企业,对于那些想要进入创新性企业工作的同学,需要锻炼自己适应没有条理化的环境,学会决策以及承担责任。他还指出,企业比较关注面试者身上是否具备三点:勤学苦练的品质,学以致用的能力,以及对职业规划的远见。至于具体工作中,新人的专业知识与团队其他老员工肯定存在差距,但不能气馁,要尽快跟上团队节奏,并在近距离的观察中了解整个团队的运作方式,感受和学习决策能力和领导能力。
对于未来的展望。张良先生作为财会领域精英人士,给出了自己对于该行业的一些想法,技术变革驱动财会领域重大革命,会有很多机器人代替流程性的会计工作。他给出了自己团队的例子:四年前的一个项目到如今业务量几乎翻倍,但核心团队人员没有增加一人,这无疑要归功于IT技术进行自动化考量的帮助,有能力对系统逻辑进行翻译的人员未来会变得愈发吃香,多样性人才同样迎来巨大发展空间。
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近距离与大咖接触,从一位精英人士对于从学习生活到企业工作的清晰而又深刻的见解中,获得了关于专业规划以及职业发展的众多经验。
图文来稿:沈哲源 赵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