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旅游学刊》执行主编张凌云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线上学术讲座,题为《旅游现象的本质探讨——非惯常环境理论与实践》。讲座由工商管理学院旅游会展系主任杨勇教授主持。
张凌云教授将非惯常环境作为旅游的核心概念,为在场师生详细讲述了非惯常环境与惯常环境的概念、特征、演化规律以及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此重新解释和推广了利珀模型、普洛格模型和派恩体验经济模型,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旅游现象和旅游的哲学本质。张教授始终强调,离开惯常环境,进入的是什么环境?这个才是旅游研究的对象和主体,即:非惯常环境,一个由旅游者个体建构的临时的空间环境。最后,张教授分享了“‘裸心谷’住宿房价之谜”“油、菜、花:资源的跨界利用和身份异化”“采摘定价:颠覆经济学常识的消费现象”“按滴出售:世上最贵的原油”等多个案例,阐释了非惯常环境实证研究的背景、结果和结论,并对非惯常环境下的社会和行为经济学、社会人类学展开了详细地介绍和解读。
报告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就非惯常环境概念踊跃地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张凌云教授一一为大家答疑解惑。最后由杨勇主任做总结发言,感谢张凌云教授带来这场精彩报告,对在座老师和同学都具有非常大的启发意义。
编辑|肖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