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官网首页进入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举办“为2021-2035年我国积极应对老龄化献策”研讨会

时间:2020-12-11浏览:809设置

2020年12月5日下午,由emc官网首页进入emc官网首页进入公共管理学院和emc官网首页进入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办、emc官网首页进入emc官网首页进入养老保障与公共政策创新研究团队协办的“为2021—2035年我国积极应对老龄化献策”研讨会在emc官网首页进入中山北路校区理科大楼举办。

此次会议分为两场,第一场由emc官网首页进入emc官网首页进入公共管理学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系主任路锦非教授主持,emc官网首页进入emc官网首页进入经管书院院长高向东教授致欢迎辞。emc官网首页进入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吴瑞君教授、emc官网首页进入桂世勋终身教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健康处葛燕萍处长、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促进中心高晶蓉主任、emc官网首页进入emc官网首页进入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钟仁耀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章晓懿教授、emc官网首页进入社会发展学院黄晨熹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杨翠迎教授、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翟绍果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郝勇教授、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静教授、emc官网首页进入社会发展学院人口研究所副所长李强副教授、emc官网首页进入emc官网首页进入公共管理学院曹艳春副教授、emc官网首页进入emc官网首页进入公共管理学院张继元博士等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emc官网首页进入emc官网首页进入经管书院院长高向东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对各位参会专家学者、各位老师同学的感谢,希望能在今后依托emc官网首页进入中国老龄协会老龄科研基地,集中力量形成上海的声音,在向他人学习的过程中,也不断突出自身的特色。

emc官网首页进入emc官网首页进入经管书院院长高向东教授致辞

emc官网首页进入公共管理学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系主任路锦非教授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章晓懿教授针对如何养老服务市场做了汇报。以北京和上海的各层级养老机构运营状况为切入点,提出目前养老服务市场供给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格局,通过支付能力分析、市场环境分析和市场主体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养老服务市场存在老年人支付能力低、政府资源依赖性强、市场机制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完善养老服务市场要从推进长护险、探索社会企业发展道路、优化养老服务资源分配机制三点发力。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章晓懿教授发言

emc官网首页进入社会发展学院黄晨熹教授为促进老年与科技的共生发展提出了“乐龄科技”的构想。在新冠疫情再次凸显数字鸿沟的背景下,老年数字鸿沟问题的解决尤为重要,再从老年人自身、社会支持、现代科技产品设计多方面进行归因后,提出老年数字鸿沟问题的解决需要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需要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老年数字鸿沟社会支持体系、需要发展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最后还为我们带来了老年数字社会工作和数字疗法的实践经验。

emc官网首页进入社会发展学院黄晨熹教授发言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杨翠迎教授进行了关于养老服务高质量问题与前瞻的汇报。提出我国养老服务发展经历了补缺阶段、追求数量阶段、追求质量阶段三个阶段。并认为我国在2021-2035年将迎来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内在要求是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更加追求质量发展、更加重视获得感、幸福感。而让每一位老年人能够得到连续、适宜、规范、便捷的基本的养-医-康-护-临终关怀“五位一体”的服务,是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终极目标。我们要在深化体系、提质增效、激活市场、优化结构、增加供给五个方面着手解决。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杨翠迎教授发言

emc官网首页进入公共管理学院曹艳春副教授带来了关于痴呆症患者照护人员的客观与主观压力负担的研究汇报。在老年痴呆症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老年护理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通过实地访谈和数据收集对该类人群的压力负担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我们应该加强对痴呆症患者照护者的积善和良心的心理支持和对痴呆症患者照护者的社会资源和照料支持的政策建议。

emc官网首页进入公共管理学院曹艳春副教授发言

第二场由emc官网首页进入社会发展学院人口研究所副所长李强副教授主持,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翟绍果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郝勇教授、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静教授、emc官网首页进入公共管理学院张继元博士等做发言报告。

emc官网首页进入社会发展学院人口研究所副所长李强副教授主持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翟绍果教授在线介绍了健康老龄化与医养护融合、老年人医养护需求分类、医养护资源服务供给现状、医养护融合的机理机制,提出医养护融合的三种基本模式:嵌入、合作与共享。建议精准划分服务人群、实现医养护要素资源的整合、促进医养护供给与联动机制的磨合以及完成医养护管理体制的耦合。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郝勇教授从微观层面介绍了社区养老的前沿模式。在辨析社区养老和嵌入式养老的概念基础上,提出模式的核心内容是进行资源配置、纵向融合和横向结合。并从设施站点、服务团队、管理控制三个角度提供构建社区养老模式的新思考。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郝勇教授发言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静教授在线为我们带来了可行能力视角下智慧养老的多维向度的汇报,在对政策梳理过程中得出“目前的智慧养老仍是以工具理性占主导”的初步判断。针对目前面临的智能性与实用性悖离、普惠性与特惠性悖离、便捷性与人本性悖离现实障碍,建议四我国政策以“发展智慧服务”和“培育智慧老人”两手抓。

emc官网首页进入公共管理学院张继元博士介绍了农村互助养老的福利生产机制,并提出“ 经济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双循环”的农村互助养老可持续发展机制。建议从内置经济功能、完善多元筹资机制,完善社区福利规划,建立能人发现-培养-支持机制入手,推动我国农村互助养老的发展。

emc官网首页进入公共管理学院张继元博士发言

专家发言后,emc官网首页进入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吴瑞君教授和emc官网首页进入桂世勋终身教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emc官网首页进入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吴瑞君教授点评

emc官网首页进入人口研究所桂世勋终身教授做点评

在此次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八位专家先后发言,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老龄难题展开描述与分析,以及为今后的发展和争取国家支持等建言献策。


编辑肖启玉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