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学部启动“菁”典讲堂,袁志刚教授讲解中国宏观经济

时间:2019-12-19浏览:360设置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困境”、“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长期供给因素”,“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短期波动因素” ……这些并不是一场学术论坛的研究问题,而是“菁”典讲堂中师生共同聚焦的话题。为更好地深入学习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20年经济工作“四个坚持一个统筹”的基本思路等会议精神,12月17日下午,emc官网首页进入emc官网首页进入经济学“菁英班”的全体学生与名家学者相约华师大闵行校区学生发展空间,共同探讨“中国宏观经济长期增长与短期波动”。emc官网首页进入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著名经济学家袁志刚教授受邀担任“菁”典讲堂首期主讲人。

超经管!聚焦经济话题,胸怀经邦济世志向

活动开始前,有的学生表示,“‘中国宏观经济长期增长与短期波动’的主题对于我们大一学生会不会太深奥?我们能听懂吗?”而整场活动下来,作为“菁”典讲堂的首期主讲人,袁志刚教授的精彩分享掌声不断,让到场的“菁英班”同学们大呼“过瘾”,纷纷表示,“这样与学术大家‘对话’的机会,帮助我们扩大视野,能够以更高的站位多关注、多思考、多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袁志刚解析中国宏观经济长期增长与短期波动

袁志刚教授以全球化背景切入,从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增长全景出发,通过数据比对分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宏观经济的长期供给因素”、“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因素”、“宏观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以及“宏观经济增长动力的长期解决之道”等内容。袁志刚教授指出,“面对2019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应通过提高宏观经济调控质量,打好长期供给侧改革和短期扩张需求侧空间的组合拳”。


同学们受益匪浅

在回答同学们的提问时,袁志刚教授结合个人经历表示,“‘天下意识’是任何一个学科任何一个学者必须必备的,经济学家更是。作为一位中国经济学人,能够亲临其境,每天面对大量涌现的经济学问题,‘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为解决中国现实的经济问题而不懈努力,我们是幸运的。”同时,袁志刚教授也对“菁英班”的同学们提出了要求,“‘菁英班’的同学们要胸怀经邦济世的志向,与时代共命运、同呼吸,努力为中国经济发展献计献策,也为中国经济学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师生合影

超精彩!名师“引进来”,丰富育人课堂新形式

对于传统专业教学而言,课堂是师生交往共处的重要空间,甚至是唯一空间;但是,除了教学课堂之外,如何为师生创造更多交流互动的机会和形式,是emc官网首页进入一直思考的问题之一。“此次‘菁’典讲堂的启动就是一次丰富育人课堂形式的有益实践”,emc官网首页进入党委副书记、经管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高向东教授介绍道,“通过‘引进来’的形式让更多专家学者走进‘菁英班’,做客‘菁’典讲堂,师生共话,构建师生共同体”。


高向东介绍“菁英班”相关情况

目前,emc官网首页进入已将我校闵行校区法商南楼404室打造为“菁英班”专属教室,并以此来丰富“引进来”的育人课堂。“菁英班”构建了国际化的授课教师团队,实施小班化教学,下学期为同学们授课的巢宏和刘鹏两位老师就在“菁”典讲堂的启动仪式上提前亮相,与同学们提前交流,以便加深师生间的了解。



授课老师提前亮相,与学生交流

“菁英班”引进“四位一体”的工作团队,聘请龚冰琳为“菁英班”学术总监,汪莉为班主任,李贝为教务员,李卓航为辅导员,努力做到全员、全方面、全过程育人。





 “菁英班”学术总监、班主任、教务员、辅导员授聘仪式

在启动仪式上,袁志刚教授为学生代表授予班旗,并鼓励本科生们,“要拓展学术视野、关注学术前沿、开展研究探索”;“菁英班”班长叶舒桓则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要追求卓越,一展锋芒;不负众望,力创经管新辉煌”。


班旗授予仪式

超菁英!拓展学术视野,争做经济学杰出人才

“菁英班”计划培养复合型、研究型、创新型经济学杰出人才。其中,在“学术化”方面,“菁英班”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开展前期科学研究和丰富的学术活动,此次专门面向“菁英班”同学开设的“菁”典讲堂就是“菁英班”在“学术化”培养理念的践行。


经管书院党委副书记王郦玉主持启动仪式

“很开心今天能有幸听到袁志刚教授的精彩解读,又能将我们在经济学方面的疑惑和问题当面请教,并得到袁教授的专业解答,真的是收获颇丰”,“菁英班”学生陶泽睿在谈到参加此次“菁”典讲堂活动的感受时说道,“希望以后能够参加更多类似‘菁’典讲堂这样的学术活动,拓展学术视野”。


学生现场提问

据悉,除了“菁”典讲堂这样的“引进来”的育人课堂,emc官网首页进入还将为“菁英班”同学们开展“走出去”的“移动”育人课堂,进一步增强学部书院协同育人,真正地让学生“忙起来”。



来源|经管书院

文|李卓航

图|周沫未 李姝慧 李卓航 吴谞

编辑|肖启玉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