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经管书院团委创新创业部举办“科海探秘”系列培训和沙龙,助力经管学子在即将到来的“大夏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大夏杯”创业大赛中找准项目定位、更好地开展项目申请。
近日,“大夏杯”系列竞赛选题指导与案例分享讲座在闵行校区第三教学楼202室顺利举行。emc官网首页进入副教授,“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互联网+”)、“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青春”)、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以下简称“电子商务三创赛”)获奖项目指导老师张秀敏莅临现场主讲,为学生带来针对性和专业性极强的选题指导以及宝贵的赛事经验分享。
张秀敏老师主讲
张秀敏首先从选题定位,联系与关系和赛事特色等三个方面讲述了竞赛选题的重要性。进而论及“互联网+”、“创青春”、电子商务三创赛等不同比赛规则的侧重与异同,并在此基础上给学生选题提出了建议。张秀敏建议选题与学生个人规划挂钩,学生应明确在本科期间的科创目标。对于科创比赛与学业学习、创新与创业项目之间的关系,张秀敏也提出了看法和相关建议,在具体的创新和创业类项目选题中,她建议立足自身规划,多渠道获取帮助和指导,倾听不同方向的建议,形成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现场同学认真聆听
师生互动交流
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就“互联网+”、“创青春”等项目的组队、人员配比等进行提问,张秀敏给予耐心解答。通过本次科海探秘“大夏杯”竞赛选题讲座,同学们对科创比赛的选题立意、选题思路以及参赛目的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近日,经管书院“大夏杯”系列竞赛线下跨专业组队沙龙在闵行校区第一教学楼120室顺利举行。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备战即将到来的“大夏杯”系列竞赛,本次沙龙活动旨在促进不同专业同学间的交流,解决不同项目对于不同专业同学的需求问题,帮助已有初步想法的项目负责人寻找合适的队友。活动吸引了百名来自各个专业的同学参与。
同学们认真聆听
沙龙现场,项目负责人依次上台进行项目简介,并说明招募需求。首先,邹越龙同学提出其在科赛方面关于“大数据杀熟”现象的项目想法,以及在创赛方面关于建立良好的高校讯息集成平台的项目想法,并说明项目对于计算机人才、软件工程人才等的需求。
邹越龙同学进行项目展示
张哲思同学上台介绍了其团队关于开发“学生活动报销平台(或小程序)”的项目想法。她提到,团队目前有五名成员,且已有初步的商业计划书,但由于团队成员专业受限,现需要计算机及管理人才的技术支持。施心一同学介绍了其团队关于开发“自驾游规划小程序”的项目计划。他向同学们解释了团队目前遇到的困难,并说明了对于擅长Python及小程序制作的人才的需求。他也提到,希望在完成项目的同时,能够与有兴趣的同学共同学习进步。
在互动交流环节,一些缺乏参赛经验的低年级学生也分享了自己感兴趣的点,诸如开发替代百度贴吧的论坛软件、开发拥有学习信息交流分享功能的APP等,高年级同学对此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互动交流和自由讨论
近日,经管书院团委创新创业部于中北校区田家炳教书院组织展开“大夏杯”竞赛经验分享会,为拟参赛同学提供相关方法指导。
2017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郑毛毛从研究的背景、内容、过程、结果等方面为同学介绍经验,继而又分享了科创的时间进度及其个人的体会与感受。她特别强调了备赛的“同心”、“进度”、“沟通”、“坚持”这四个基本要素的重要性。
郑毛毛进行经验分享
2016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郭秋渔首先介绍了“大夏杯”系列比赛的类别和备赛时间节点,并从文献研究、定量分析、分工协作、效率管理等角度作了详细讲解。
郭秋渔进行经验分享
2016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陈婕颖重点从团队组建、主题选择、文本撰写、数据调查分析等方面作了经验分享,对备赛中的一些具体细节要求与方法进行了分析。
陈婕颖进行经验分享
同学踊跃交流发言
合影留念
项目负责人和低年级同学进行自由讨论,鼓励大家进行不同思维的碰撞,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两校区沙龙活动在热烈的气氛中落下帷幕,同学们认真积极地讨论交流,在分享想法的同时收获项目灵感。
“大夏杯”系列比赛不仅有利于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更能引导学生积累社会经验发掘培养专业技能,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通过系列活动,经管学子对“大夏杯”系列比赛的情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经管书院团委创新创业部接下来将继续推出相关活动,帮助同学们在科创路上行稳致远。
来源|经管书院
文|谭蒙蒙 周睿扬
图|韦茜文 张婷
编辑|肖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