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产业助脱贫,智力援藏见行动:日喀则市文旅干部走进华东师大

时间:2020-11-12浏览:258设置

“这次培训让我对特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有了总体认识,增强了我对文化旅游扶贫工作的信心。通过两周的学习,我逐渐明确了今后日喀则市各县区文化旅游发展的方向。未来我们将整合本县区现有资源,打造开发更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日喀则市文化局产业发展科科长巴桑顿珠说。

10月13日至27日,受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委组织部委托,由emc官网首页进入主办、emc官网首页进入承办的“emc官网首页进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文化旅游管理人才专题培训班”在emc官网首页进入举行,来自日喀则市的29位文化与旅游系统干部在上海参加了为期14天的培训。

培训班师生考察外滩合影


不负重托:以“万里为邻”共赴“雪域之约”

1994年,中共中央提出上海市对口支援西藏日喀则市的重大战略决策,26年来,上海与日喀则虽然相距5000多公里,但是因为中央的嘱托,两座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emc官网首页进入一直以来牢记党中央要求,以立德树人和服务社会为己任,以实际行动参与脱贫攻坚。

开班仪式程静致辞

emc官网首页进入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程静在开班仪式上表示,在党中央部署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日喀则市的区位与资源优势,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日喀则市的脱贫工作和建设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华东师大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对口支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放共享校内优质教学资源,以优势学科之力,通过智力扶贫助力西藏打好脱贫攻坚战,积极服务于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

 “培在优势、训在所需”。培训针对文旅融合发展的迫切需求和日喀则文旅产业发展现实问题,聚焦上海市文旅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华东师大旅游管理专业学科优势,结合最前沿的管理教育经验、植根中国本土化的公共管理实践,将管理学科的核心理念融会贯通于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全面有效地提升文旅干部的经营管理能力。

特色辉映:以量“申”定制实现“智慧创获”

文旅融合、非遗活态传承、传统文化创新、在线新文旅发展、旅游产品设计、景区智慧管理、中美关系与大国博弈、干部领导力提升、应急管理……余南平、冯学钢、顾晓明、仲富兰、易凌峰、高恩新、杨勇等华东师大、复旦等沪上高校知名教授,人民文旅高级副总裁徐挺、上海市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李平、景域驴妈妈集团助理总裁邢小丽、克而瑞乐苇创始人胡晓莺等政府智库成员、文旅行业领军企业资深高管,共同构成“守正”与“创新”并举、实用与前瞻并重的课程体系。

培训班主题讲座汇聚官产学研专家

培训还采用案例教学、行动学习、现场教学、交流互动等多种方式。在景域驴妈妈集团,学员深入学习企业文旅实践与创新的成功经验。在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陆家嘴金融中心、外滩、朱家角古镇、青西郊野公园、崇明前卫生态村、金山嘴渔村等上海旅游重点地段,学员们亲身感受上海文旅产业的发展。

日喀则市旅游发展局交流合作科科长索朗吉德说,“通过此次培训,我对整合旅游资源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网络营销应用对旅游产品推广的助力、精细化服务在旅游业管理中的重要性等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希望以后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为日喀则旅游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培训班学员参观上海旅游发展重点地段

培训班学员参访景域驴妈妈集团


聚力攻坚:以优势力量赋能“接续奋斗”

自1958年西藏民族学院成立以来,华东师大先后选派25位教师干部赴藏任教,从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合作、学科建设、图书出版、附属学校以及管理服务等各方面全力支持西藏民大的建设和发展。2011年起,“岗拉梅朵”藏文化社支教队每年都在暑期奔赴西藏支教,开展以“雪域高原铸师魂”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支教地点也从拉萨市贡嘎县岗堆镇、山南地区多个县乡,深入到日喀则市江孜县、白朗县等偏远地区。此次培训正是为实现文旅助推脱贫目标的持续行动。

在结业仪式上,华东师大学经济管学部党委书记岳华表示,希望未双方可以在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等方面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冯学钢表示,未来期待继续开展对口支持日喀则市的相关工作,进一步搭建文旅产业学习研究的平台和桥梁,以优势学科之力持续助力日喀则市脱贫攻坚。

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工商管理学院的教工党员和培训班里的党员干部共同面向鲜红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响彻大厅。双方以“培根铸魂重温红色记忆,凝心聚力助推民族团结”为主题,结合“四史”学习教育共同举办主题当日活动,共同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光辉历程。

日喀则市旅发局干部索朗德吉表示,“参加这次活动,不仅见证了援藏省市之间的友情,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

党员们参观一大会址重温入党誓词


代希 陈夏阳 党宁

肖启玉

编辑肖启玉

返回原图
/